2003年前后,國內出現的首批數字告示企業均具有“研發型企業”、“創新型企業”的特點。一直到2008年前后,這一時期內的數字告示產業重點比拼的市場產品的差異,研發實力的差異,形成了以研發體系為中心,服務能力為外圍的競爭格局。
導致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數字告示從業企業多是小企業,產品多是從零做起,一些在全球IT巨頭看來異常簡單的“小問題”也會成為這些企業需要解決的戰略難題。企業自身的實力較小,產業沒有先天的基點、缺乏巨頭的全方位參與,成為了數字告示從業企業必須“另起爐灶”、“自造天地”的重要原因。
第二,這一時期數字告示產業處于萌芽期,不用說具體產品上的技術規范,即便是客戶的需求也非常零散。市場基本存在著客戶提出什么需求,研發部門解決什么問題的特征。面向具體問題解決的零散性研發成為導致各企業都必須注重自身研發能力的關鍵。
此外,在早期數字告示市場上,無論是顯示設備還是播放設備、軟件系統運營高品質內容所能提供的能力均相對有限,如何盡可能發揮軟硬件,尤其是播放設備的性能成為廠商和客戶思考的重要問題。軟硬件技術基礎的相對落后,也導致了數字告示企業必須竭盡所能的開發出“榨凈設備每一分性能”的系統的迫切性,進而使得研發力量的重要性倍增。
|